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为民 > 诉讼指南
走进人民法院“一站式” |《诉讼指南500问—民事诉讼篇》第36-40集
  发布时间:2023-08-25 18:26:56 打印 字号: | |

开 栏 语

为解决人民群众在诉讼过程中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水平,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全面收集当事人通过诉讼服务大厅、在线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渠道咨询的常见诉讼问题,并进行系统归纳,围绕人民群众在诉讼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制作了诉讼服务普法系列动漫视频,该系列视频以“一站式”形象代言人苏元元、福多多为主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解答了民事诉讼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全方位立体化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一站式”建设成果 。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诉讼指南500问—民事诉讼篇》第36-40集,让我们跟着“福多多”“苏元元”来一起学习吧!

第三十六集 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保证人和被保证人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

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方式。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为共同被告。保证合同约定为一般保证或者没有约定、约定不明的,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保证合同中约定为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可以仅起诉债务人要求履行债务,也可以仅请求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也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

第三十七集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的是什么?

第三人是指认为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的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成为当事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但无权在一审案件中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申请撤诉。

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时间是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

第三十八集 民事案件中,可以委托几个诉讼代理人?可以委托哪些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民事诉讼?

在法院打官司,当事人不便亲自进行诉讼,或者虽能亲自诉讼,但需要别人提供法律帮助时,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这里近亲属是指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工作人员是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

第三十九集 委托他人代为参与民事诉讼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并径行开庭审理的,可以当场口头委托诉讼代理人,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同时,诉讼代理人还需要根据本人身份情况向人民法院提交以下相关材料:(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的证明材料。

第四十集 委托诉讼代理人有权代理哪些事项?

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权限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一般授权,代理人只能依据委托行使程序性的诉讼权利,如代为起诉、代为提交证据等;第二种是特别授权,代理人可以依据委托行使实体性诉讼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如果授权委托书中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时,视为一般代理,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责任编辑:西乌旗法院